懷疑與信心 (Doubt and Faith)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December 9, 2014

在他的「照我本相」自傳中 (Ref. 1; pp.45, 98-99, 135-140) ,葛培禮 (Billy Graham) 述說了一個他個人的天路歷程中的一個屬靈爭扎的故事。在他事工萌芽時期,他有一位傳道的同工名譚普頓 (Chuck Templeton)。這位口才出衆,頭腦精明,精通歷史,甚另葛培禮佩服,兩人成為契友,工作愉樂都常在一起。當時葛培禮巳是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的校長,但他因沒有博士學位,促使他于1949年決定停職兩年,努力從事拿學位的願望。在此期間,譚普頓是在加拿大多倫多的一所教會事奉,並「在青年奉獻基督 Youth for Christ (YFC)」的機構參與事工。于1946年,譚氏觪職,進美國普林斯敦大學的神學院進修。由於他熱愛理性主意 (Intellectualism),在校第一年便遇到嚴重的神學困難,乃是関乎聖經杈威 (authority of the Scripture) 等問題。在學術環境中,葛培禮也讀了不少「新派神學 (neo-orthodoxy)」的書籍,否定傳統自由主義 (old liberalism) 的看法,把新的解釋套在傳統的神學的名詞上。兩人常常有討論,企圖要趕上廿一世紀的潮流。

在1946年至1949年間,譚普頓不斷地對葛培禮在思想上作出挑戰:「老友,你巳落伍50年了;現代人已經不信你的保守思想了;你的信心太幼稚了;你的言語巳經與時代脫節;你應開始學習新術語才有成功的機會。」葛培禮感到非常困擾。他想,「我现在所讀到的與我自幼所學到的背道而馳。我對基要福音,基督的神性毫無問題,但至於「聖經是完全可信嗎?」,「聖經真的是神所默示的嗎?」,「聖經真俱有絕對的權威嗎?」,這些問題成為葛培禮在理性上,屬靈上,和情緒上的包服。更另葛培禮困惑的是,他想:「如果我是大學二年級的學生而有這些疑惑,也不怪,但是我現在是個校長呀?當我決定接納校長之職時,我豈非簽了同意他們的信仰表白嗎?」葛培禮站在屬靈的十字口當中。繼續往前事奉主?還是辭退校長職位,不再傳道嗎?他說,「我現在只有三十嵗,改行未晚呀!」

在這屬靈爭扎之前,葛培禮早已答應被邀在1949年底的「大學年終簡報會議Annual College Briefing Conference」中發表演說。會議地㸃是在洛杉磯東部的「森林之家退俢中心 Forest Home」,會議的主辦人是梅雅Henrietta Mears女士,她是好萊塢第一長老會 (1st Presbyterian Church) 的主任。她对神的話語堅貞不渝,忠誠相信聖經乃是神的默示,她对當代的學術 (modern scholarship) 和聖經教義非常精通,更重要的是她心中熱愛基督。对葛培禮而言,她真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她鼓勵葛培禮讀经時特别注意「神説」,「耶和華如此說」等重覆出現二千次之多的字眼,以確定聖經的確是出於神自己。

梅雅女士的勸勉銘刻在葛培禮的心中。當他在一個月光明媚的晚上他獨自在退修中心的山谷 (San Bernardino Valley) 的樹林內邁步,突然心有灵感便府伏在地,把打開的聖經放在一個樹椿上,跪下祷告。當時聖經是翻開到甚麽地方,他却忘了。他只知把心中的爭扎向神傾吐,然後呼求:「神呀!很多問题我不明白也没有答案;聖经中似乎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也有很多似乎與科學不能和諧的說法。我真的面臨很大的理性障礙。」但聖灵此時釋放他,葛培禮就如此祈求:「父呀!我现在用信心接受祢的話語,讓我用信心來超越我的理性,我願相信聖经是祢親自啓示給我們的。 」葛培禮祷告完畢,心中頓時感到平安,並意識到一種前所未有那種神的同在與能力。難題雖然仍在,但主要的橋梁已經渡過,他已在此屬灵爭戰中誇勝,現在的信心比以前的信心更大了。

至於譚普頓,他不久後便放棄服事神的工作而成為一位不知論者,並寫了一本「上帝,再見 Farewell to God」的書。 從此與葛培禮分道揚鑣。

「懷疑 Doubt」的拉丁文是dubitare,此字 是從亞利安語之根 (Aryan root) 而來 (Ref. 8; p.63),意即「two 或 兩極」:「相信」是在思想內接授某事是真的。「不相信」是在思想內否決它某事的真实性。懷疑就是在這「兩極」中揺擺不定。然而這種搖擺從何而來?例如我站在游泳池的邊緣上,我心中自問:「我要跳下去嗎?這泳池的水夠深嗎?」這就是懷疑。因為我沒有把握,我缺乏心理的準備去踏上基於事實的信心的頭一步 (Ref. 8; p.62) 。處理這類懷疑的方法就是找出證據。這類懐疑是好的,是安全的。這是一種合理的或正當的懷疑。

現在我們看看七種懷疑 (或不信)的理由, 或說是七類的懷疑者 (Ref. 4; pp.230-232) :

  1. 抗議式的懷疑者—「我不願別人插入我的生命當中,我不讓別人支配我的思想意志。」除去此類懷疑的方法是:虛心地改變自己的態度。
  2. 失望的懷疑者—「我的父母是基督徒,但他們卻虐待我,我懷疑他們的信仰是真的嗎?」除去此類懷疑的方法是注目在耶穌身上,我们應看神不看人。
  3. 有理性障礙的懷疑者—「耶穌真的從死裡復活嗎?」「上帝怎能是一體又是三位嗎?」除去此類懷疑的方法是需要時間去閱讀,研究,思考。上帝呼籲我們,「來!我們彼此辯論(以賽亞1:18)。」我們的上帝是喜悅我們和祂辯理的,祂不要我们盲從。
  4. 無閒的懷疑者—信心是需要我們在安靜中沈思黙想的。但生活太忙了:「太太生病了,帶孩子花太多時間了,工作太忙了」。除去此類懷疑的方法是需要重整我們生活中的優先次序,好讓我们有時間去思想永恆 (非只是今世)的問題。
  5. 不切實際的懷疑者—「哎!神呀,祢不公平,你只聽他們的禱告,但為何祢不聽我的禱告?祢賜予他們喜樂平安,為什麼不賜給我喜樂平安?」除去此類懷疑的方法是回想詩篇中的屬灵偉人,他們中間有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有同你一樣的感受,都是在嘆息中渡日。但他們最終卻因信靠順服上帝而得勝。 苦難是有屬灵益处的。
  6. 不負責任的懷疑者—「我要自由自在,因此我不願對任何事委身。」此等人不但在信仰上有問題,在其它事(如婚姻,工作,人際関係等)上也必有問題。除去此類懷疑的方法是操練責任感。特别是对自己的灵魂負責。
  7. 感性的懷疑者—「我感覺不到我有信心。」讓我問問你:你的母親是愛你,是你自己知道的。請問在你還是嬰孩的時候,當你媽媽和你換尿布時,她會「感到」好舒服嗎?當然不會;難道她对你没有爱嗎?當然不會。同理,信心不是一種感受乃是有意志成分的。信心偉人也不會不斷持續地維持一種「永恆的宗教高潮」的。除去此類懷疑的方法是保持情理平衡的操諫。

在泳池的例中,我們說,「消除懷疑之法是去找出證據。」但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有限的人是無法獲得徹底詳盡的證據的。這就是「信心」與「懷疑」互動的時刻了。 護教學家Ravi Zacharias說,「神巳給予我們足夠的證據,好讓好們知道靠信心而活是一件合理性的事;但神同時也克意地保留一些我們無法用理性去了解的事,好讓我們知道完全靠理性而活是不可能的事。」(God has put enough into the world to make faith in him a most reasonable thing, and he has left enough to make it impossible to live by sheer reason or observation alone.) (Ref. 5; p.113)

懷疑就等于無信心嗎?答案是雙重的:如果我們沒有把懷疑處理得當,懷疑是與無信心相等的;但如果我們把懷疑處理得當,懷疑便成了進入更大的信心的踏腳石了。一般而言,當懷疑愈深時,信心是會愈降低的;但一旦懷疑–經過上述的方法或過程–被消除後,信心便會提升到比以前更高的層面;懷疑便成了信心增長的踏腳䃈了。現在讓我们看看多馬的例子記在約翰福音20:24-29 中。

24那十二使徒中,有個叫低土馬的多馬,耶穌來的時候,他沒有和他們在一起。 25其他的門徒就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復活的)主了。」多馬卻對他們說:「除非我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我的指頭探入那釘痕,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絕不信。」 26過了八日,門徒又在屋裏,多馬也和他們在一起。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27然後他對多馬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裏來,看看我的手;把你的手伸過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28多馬回答,對他說:「我的主!我的上帝!」 29耶穌對他說:「你因為看見了我才信嗎?那沒有看見卻信的有福了。」

當多馬說:「除非我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我的指頭探入那釘痕,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絕不信。」我們常常因這句話便把多馬的「憑眼見」視為「無信心」(Ref. pp.129-130) 。但你們有無察覺到:主耶穌並沒有責備這匹「多疑馬」。如果信心可定義為「向着證據所指的方向踏出委身的一歩」,那麼多馬只不過是在要求證據而矣,不能論斷他是沒有信心。最後他還是信了,因他肯定地說:「我的主!我的上帝!」。但耶穌又對他說:「你因為看見了我才信嗎?那沒有看見卻信的有福了。」那麽,多馬是否比我們獲得較少的福氣呢?我不以為然。我認為主耶穌這樣說是為了鼓勵那些不能看到肉身的主的千千萬萬的後人(當然包括我們),因為他們沒有「憑眼見」的機會。奧古斯丁説,「我相信是為了要明白」,或可說,「我相信是為了要看見」。一般人(包括起初的多馬)都認為「先见後信」,但奥古斯丁却認為「先信後见」。多馬的懷疑使他產生「眼見便是真」的小信心,但當證據呈現在他面前,這小小的信心便增大了。長大了的信心導致他付出委身的行動,從而變成「先信後見」的大信心。多馬後來見了甚麽呢?他看到福音的異象。歷史告訴我們,多馬後來到了印度的 Chennai 城, 在那裡傳耶穌復活的道,建立教會,最後為主殉道,被當時的一位土王帝用矛刺死。今天多馬所䢖立的教會—多馬堂 (Mar Thomas Church) —仍存在,且成為印度最大的基督教宗派。(Ref. 3; p.47)

沒有經過懷疑的信心是不健康的信心,甚至可說是不真誠的信心。試想想,如果你的心從未有過激情,你的頭腦從未有過苦惱,你的感情從未有過不確定感,換言之,你從未懷疑過你所信的,那麼你所信的上帝也只不過是理念上的上帝,而不是上帝的本身。信心之父亞伯拉罕雖然相信,但也有懷疑的時刻。所以信心並不等于懷疑不存在,信心乃是行動的存在。意即信心是透過行動而被證实或肯定。馬可福音(9:22-24)記載一個故事:

一位父親把兒子带到耶穌面前,說:「夫子,我帶了我的兒子到你這裡來,他被啞巴鬼附著。」耶穌問那父親說:「你的兒子得這病有多少日子呢?」那人回答說:「從小的時候。鬼屢次把他扔在火裡、水裡,要滅他。你若能做什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親立時流淚地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這理我们看到不足的信心是可以用意志去克服的,就是立志去求主幫助。其实救恩不外是論到人的需要與神的恩典。由此我们可以給信心如此下定義: 首先要知道自己有需要然後用意志去相信;用决心去認定神是有恩典的;最後是順從委身並用奮勇去堅持到底。委身是甚麽呢?當你结婚時,牧師在婚礼中會問你是否願意娶這女子作你的妻子嗎?當你回應「我願意」時,你就立即進入一個關係(relationship)。现在如果上帝問你,「你願意接授這神子耶稣作你的主和救主嗎?」當你回答「我願意」時,你便同樣地進入一種神聖的關係。關係乃是信心的重要因素。

有人說,「我不能相信,但我實在願意相信。」如何幫助這種人呢?對這願意相信的人我有好消息给他們。試想想,如果你喜歡種玫瑰花,你是不會在北極買一畝地的。你會搬到適合種玫瑰的地方住。同樣地,如果你真想增長你的信心,你就應該去能使信心增長的環境,就是教會,並多與教會的弟兄姊妹和屬灵長者在一起。但對那些無心追求的人,就是那些根本不願意相信的人,那怕豐盛的聚餐,美好的兒童節目,或所謂專為慕道友設計的節目,也無際於事。信徒唯一辦法就是為他們禱告。 下一步是多讀一些有助靈命長進的書藉,不恥下問,篤信好學。我想任何事都是一樣的,成長都是從勤奮而來的。

如果你喜歡冬天在湖上溜冰, 你就要有分辨的能力,知道那裏是厚冰,那裏是薄冰。如果你站在薄冰上,膽大包天地大喊,「我不怕,因為我有信心。」這是很危險的事。但如果你站在厚冰上,膽小地大喊,「我怕!因為我没有信心」。我想這種「小信」比前者的「大信」更安全。所以信心不是大小的問題,乃是對象的問題。希伯来書11:1說,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其中的「實底」和「確據」就是我们所說的「信心对象」,也就是基督。我們信心的對象應該放在耶穌基督的身上。為什麼 (Ref. 7) ?因為:

  • 聖经有很多內在和外在的證據,說明耶穌基督是我們靈魂的救主。
  • 有很多歷史和地理上的證據,證明聖經是可信可靠的。
  • 有很多預言耶穌的事和一些歷史的事都一一應驗。
  • 還有考古學上的證據,文學上的證實,和人们生命的改變見證。

上述各㸃都給予我們相信的理由。最後就是你需要付出行動。你可以博覽群書,念中外名著和古代的經典和神學,但如果沒有行動去踏上信心的一步,一切的學問功夫也是徒勞。大衛王說得好,「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詩篇34:8)」。「嘗味」就是一種行動。在約翰福音中,過去式動詞「信 believed」出現 19 次;,名詞「信心 faith」出現 7 次;現在式的動詞「信 believe」出現 50 次;現在進行式的動詞「信 believing」出現 1 次。可見信心與行動是息息相關的,是一体的两面 (Ref. 4; p.241) 。

懷疑非無信。试想想如果信心從未遇到懷疑,真理從未受过錯謬的挑戦,良善從未與邪恶爭戰,那麽信心就没法知道它本身的内在能力 (Ref. 6; p.69) 。如果你承認蘇格拉底所說的「未考驗过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那麽基督徒也必需同意「未經考驗过的信心是不值得擁有的。」懷疑能刺激信心,使它能提升到更高的領域。懷疑是建立更大信心的要素。

References:

  1. “Just As I AM” by Billy Graham; pp.45, 98-99, 135-140.
  2. “Searching for Truth” by Joe Boot.
  3. “Walking from East to West” by Ravi Zacharias with R.S.B. Sawyer.
  4. “The Case For Faith” by Lee Strobel.
  5. “The Real Face of Atheism” by Ravi Zacharias.
  6. “The Gift of Doubt—From crisis to authentic faith” by Gary E. Parker.
  7. “新鐵證待判” by 更新製作小組.
  8. “Is Your Church Ready? Motivating Leaders To Live An Apologetic Life” by Ravi Zacharias and Norman Geisler; p.62.

 

About Tin-chee Lo

Graduated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Retired from IBM as engineer, scientist, and inventor since 2006. • Training: Computer Enginee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Circuit design, Memory design, Logic design, system-on-a-chip). • Interests after retirement: Christian apologetics, writing and teaching, and the art of painting.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ife, Reasons to believe/Science,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